沧江河畔扶贫车间助力“造血式”脱贫 为大力推动就业扶贫工作,鼓舞创建就业扶贫车间,拓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渠道,实现贫困人口稳就业促增收助脱贫,兔峨乡水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抓住扶贫车间的大好机遇,进展种养殖一体化,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褚新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艰辛的抚养他们几个兄弟姊妹,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贫困,不得不放弃求学的道路,为了减轻家庭及母亲的负担,他毅然决定出门打工,在外打工几年后,他有了一定的积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自己的日子是好了,但是想到村里人还住着四面通风的房子,他毅然决定回到村里创业,成立了兔峨乡水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兔峨乡水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解决进城入镇安置群众的就业及增收问题,重点进展集中种养殖,主要以西门塔尔、安格斯肉牛养殖为主。 兰坪县水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褚新平:“我们合作社是2024 年 10 月 15 日注册,目前合作社带动 28 户建档立卡户,我们合作社目前水果基地有 286 亩多,目前肉牛养殖场存栏有 42 头,通过党委政府和扶贫车间项目的实施下,我们有很大的信心把产业做好,下一步,我们有这个扩大经营的打算,能够尽量的达到 100 头左右的预想。所以还是靠政府,靠我们自己更大的努力,把产业做好,能够带动很多的建档立卡户就业,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这个产业做好。” 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兔峨乡水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部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不仅让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同时也增加了收入,为本地贫困群众解决了就近劳务问题,让贫困户达到了就业和顾家两不误。 江末村委会水青小组建档立卡户褚建明:“之前一直在外省打工,家里也照顾不了,家里有事也不能回来。我们村里的合作社成立以后,我就到合作社务工,每个月也有固定的收入,家里面也能够照顾得好,这里收入也可以,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就感觉特别好,老板也很好,对员工也非常亲民非常照顾”。 “扶贫车间”的建成,帮助贫困户搭建了实现稳定增收的就业平台,是实现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的有力支撑,让贫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