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北民间舞蹈介绍

河北民间舞蹈介绍_第1页
1/4
河北民间舞蹈介绍_第2页
2/4
河北民间舞蹈介绍_第3页
3/4
河北民间舞蹈介绍 河北民间舞蹈介绍 河北民间舞蹈人们比较熟识的有:徐水狮子舞,唐山的地秧歌,昌黎的跑驴,石家庄的井陉拉花,沧州的落子舞,盐山的武术扇、高阳的竹马洛子,邯郸的永年小曲、曲周花车,邢台的秧歌鼓,衡水的凤秧歌、七巧灯,廊坊的胜芳胯鼓、胜芳花灯,保定的地平跷、花鼓洛子,张家口的插花洛子、二人台,承德的春鼓、棒棒舞等等。现将几种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作一简略介绍。 冀东地秧歌和跑驴 冀东地秧歌广泛流传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据《中国古代舞蹈话》〔王克芬著〕记载:“秧歌是由古代的‘村田乐’演化而来”,它们的源泉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地秧歌,徒步于地上表演,不受演出场合和道具的限制,比较机动灵敏,易学易演,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相结合,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舞,传统的活动形式,基本上分过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过街秧歌,走街串巷,沿途表演。它的主要特点是:节奏与动作统一,表演各异,舞姿简洁,边走边扭。场子秧歌,遇到广场或十字街头,拉开场面,大扭一番,有时还扭一会儿,唱一段,用锣、鼓、钗间奏,然后表演带故事情节的“小出子”〔即小型舞蹈节目〕。主要特点是:具有典型人物性格,舞姿伸展、健美,画面灵敏多变。 地秧歌的.传统表演形式,大多是前边有两个武生装扮的人物〔有的扮成武松、鲁智深〕,手舞花棒,开路打场,后跟提花篮、佛尘的童子及田公、渔妇、樵夫、书生等角色。在行当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妇〕、丑〔诙谐、幽默的滑稽角色〕、擓〔中年或老年妇女〕、公子〔文质彬彬的书生〕。表演上的共同特点是脚下步伐上下颠颤,结合肩部与腰部扭动和双手摇摆为主,就好象凤摆杨柳一般。手中的道具根据人物性格,分别手持彩扇、花绢、团扇、拨郎鼓、棒槌、烟袋等,手部的基本动作以八字翻花为主,上下左右,前后抖动扇花,转变万干,如双双对对的彩蝶在花丛中飞舞,既抒情、优美、典雅,又火爆、泼辣、热情、欢快,富有诙谐、幽默、质朴健康的生活情趣。伴奏以悠扬的大唢呐为主,配以中、小钗作打击乐。大多习惯于吹奏《满堂红》、《句句双》、《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于表现乐观、欢快、喜悦的节日气氛。 地秧歌中的妞、丑〔〔文丑、武丑〕、公子等各种人物的舞姿动作特别细腻,富于表现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场子”、“小出于”中,塑造各种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擅长表现有故事情节的双人舞、三人舞和小舞剧。出名的地秧歌表演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北民间舞蹈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