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优秀个人心得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优秀个人心得篇一 【解读“家”文化中的“关键字”】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如是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华夏智慧博大精深。古往今来,无数历史名人家风家训中的精神珍宝一代代发扬传承,历岁月洗礼而毫不褪色,经时代淬炼而愈加耀眼。“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广阔干部、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当从传统“家”文化中取精去粕,提炼“关键字”,以之作为指引新征程前行方向的“导航仪”。 “德”字打底。从古至今,从小家到大家,讲道德皆为中华儿女立身处世之基。西周周公旦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在家训中苦心孤诣告诫其子定要“以德为君安邦国”,其“以德治国”的理念得到孔子等历史名人的认同,且至今仍然为我们所推崇;东汉郑玄创立“郑学”将“以德处世”四字淋漓贯彻,一时间广为流传,成为“天下所宗”;西晋王祥认为“家和万事兴”是基础道德,亦是大道德,并立为家训传于后世,获后世广泛称颂并争相学习。道德具有无形的感召力,能够将一个小家凝聚成稳定团结的整体,也能够将一个大国铸造成坚不可摧的“堡垒”。在传统美德的带领下,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就能减去几分无意义的“消极颓丧”与“浮躁争吵”,增加几分有价值的“积极向上”与“心平气和”,就能够将大家的力量都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擘画美好蓝图。 “勤”字引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勤奋”是劳动人民的可贵品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宝。韩愈在其家训中谈到:“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并告诫后人起初人们的学习能力差异不大,而是否勤奋最终决定他们道路的不同,言简意深;《曾国藩家训》中亦多次提及勤奋的重要性,其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更是被世人引为“箴言”。从这些好家风中我们便能读出,勤奋是推动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动力,妄想“空中楼阁”终是一场“黄粱美梦”,而唯有坚持勤奋才能使得“万丈高楼平地起”。当前,我们正处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进展阶段,要如期完成任务目标,不是“喊喊口号”“吹吹打打”就能实现的,更需要广阔中华儿女躬耕不辍,稳扎稳打地朝着新征程进发。 “廉”字贯穿。“公生明,廉生威。”从教育子孙“清心做官,莫营私利”的范仲淹,到批判儿子“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的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