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产会计处理比较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款项、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存货等。新旧制度在货币资金收支的会计处理、应收及预付款的日常处理、存货的取得与发出的会计处理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新制度增加了强化流动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修订了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影响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第一节 货币资金会计处理比较新旧制度对货币资金会计处理方法大体相同,其主要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现金短缺或盈余的会计处理不同。新制度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核算现金的短缺和盈余。而工会制度通过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总账科目下加设“现金短款或长款”明细科目反映现金的盈亏情况。2.新旧制度对银行存款清查的有关规定不同。新制度特别规定,企业应加强对银行存款的管理,并定期对银行存款进行检查,假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已经部分不能收回,或者全部不能收回的,例如,吸收存款的单位已宣告破产,其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的部分,或者全部不能清偿的,应当作为当期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而工会制度和股会制度均没做出这一体现谨慎性原则的规定。3.新旧制度对其他货币资金内容的表述是有区别的。工会制度列有“在途货币资金”项目;而新制度不再列有“在途货币资金”,却增加了“信用卡存款”和“存出投资款”项目。其中后者在股会制度中也没有做出专门规定。存出投资款,是指企业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企业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应按实际划出的金额,借记“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购买股票、债券时,按实际发生的金额,借记“短期投资”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存出投资款”科目。第二节 应收款项会计处理比较一、新旧制度规定的相同点1.新旧制度对应收款项形成时、正常收回时的会计处理方法基本相同,都要求按实际发生额记账。2.新旧制度对不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应收票据贴现、贴现应收票据拒付以及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方法基本相同。二、差异分析(一)新旧制度对带息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新制度规定,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时,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算应计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到期不能收回的带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