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三个来之不易” 砥砺前行 仔细研读党史著作、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党史教育、打造精品党课、创新学习方式。。。。。。【重读红色家书】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陈列着赵一曼同志这样一封家书:“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日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家书是 1936 年 8 月 2 日赵一曼同志就义前,写给儿子的。每次捧读,潸然泪下,为赵一曼同志对信仰信念的坚定执着、报国为民的赤胆忠心、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所深深感动,心底升腾起奋斗的无限动力。 信仰信念的坚定执着 面对生死考验,赵一曼想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崇高革命理想、坚定信仰信念,展现出崇高的忘我精神、奋斗精神、牺牲精神。 赵一曼,四川宜宾人。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受党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第二年回国,在湖北宜昌、江西南昌以及上海等地做党的秘密工作。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开展抗日斗争。 在东北,她指导多地开展工人运动,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 1935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治委员。1935 年 11 月,在战斗中负伤,养伤时被敌人发现,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1936 年 8月 2 日,英勇就义,年仅 31 岁。 家书成为她与儿子的永别。赵一曼在人生终点,将使命之憾、亲情之歉,定格为历史永恒,家书写出了对革命理想、信仰信念的矢志不移。 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怨无悔地奋斗,献出鲜血乃至生命,行为感天动地,精神气壮山河。 报国为民的赤胆忠心 无数共产党人以对信仰信念的执着坚守,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英雄史诗。赵一曼虽然没能用她深厚的学养给孩子以文化教育,但她却能无愧地对孩子说:“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寥寥数语,感人肺腑。赵一曼用生命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拳拳报国之心、爱民为民之情。 赵一曼爱国、爱民之情,体现在她冲破束缚,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的洪流中,更体现在她同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斗争的行动中。 赵一曼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用高尚情怀、坚韧奋斗和无私奉献,为自己的孩子作了最好示范,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其宝贵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