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启刚同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16篇) 用心去调解 用情去疏导,用法去解疑 千山法庭是千山区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滕启刚 30 年的法官生涯有近三分之一时间在这个偏远的农村法庭度过。滕启刚常说,自己就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打官司不容易,每当看到农民走进法庭,他都不着急立案,而是想方设法调解。 2024 年,千山镇山阴子村要建文化广场,需要占用一个农户门前 200 多平方米的土地,农户要求高价补偿,气得村支书找到滕启刚要起诉农户。滕启刚了解到这个农户刚刚做完心脏手术,还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就对村支书说:“你这样告他是容易出事的,我来劝劝他。”滕启刚找到这个农户一见面就说:“我来不是因为村里告你,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现在还住在谢房身村,你不用把我当法官,就当懂点法律的村里人,帮你出出主意。”一番话拉近了农户距离,几次登门沟通,农户的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 滕启刚做群众调解工作有很多办法,有人将其总结为“滕氏调解法”:办理家庭纠纷,运用“亲情融化法”;矛盾复杂,依托各类组织运用“外力协助法”;涉及利益分配,运用“换位思考法”;纠纷激烈运用“背靠背法”。 他却说,无论用什么样的调解法,都要用心去调解,用情去疏导,用法去解疑,让法律以柔软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 我还是孜孜不倦,追求公平正义的少年 “已近耳顺之年,始终无畏岁月,我信任我还是从前那个孜孜不倦、追求公平正义的少年。”这是 2024 年初滕启刚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在千山政法系统广泛流传着一个 8 倍放大镜的故事,这是滕启刚作为一名法官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最好例证。 2024 年 5 月的一天,王某因行车冲突,动手打了任某,路上监控距离现场太远,难以辨别实际情况。对此公安机关没有处罚,任某一纸诉状把公安机关告到法院。那段视频民警难以辨别,法官也一样。为此滕启刚买来 8 倍的放大镜,头几乎贴着视频一帧一帧细致查看,眼睛看红了,看出了泪水,却一直不放弃,终于捕捉到了王某抬手打人的动作,那一秒,铁证如山。法院判决公安机关重新做出行政决定,对打人者给予行政处罚。 现任千山区人民法院千山法庭庭长的吕晋锋,曾多次亲眼见证了滕启刚在执法时的严谨细致。2024 年,一家矿山公司因尾矿发水造成耕地和果树被淹,几十户村民涌到法庭要说法。在评估过程中,滕启刚顶着 30 多摄氏度的高温,不顾污染物对皮肤的损害,一下子踏进 10 多厘米厚的污染层,不断提醒鉴定人员,这里的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