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输变电设备智能运维建设方案2019.10目录一、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2(1)输变电设备专业管理方面 3(2)设备本质安全方面 4(3)智能运检技术方面 4二、建设目标 62.1 总体目标 62.2 阶段性目标 72.3 整体提升效果 8三、主要工作内容 83.1 输变电运检一体化管控平台 93.2 变电状态监测 103.3 输电状态监测 113.4 物联大数据采集模块 11四、实施保障 12(1)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12(2)创新驱动,全面变革 12(3)试点先行,协同推进 12五、项目方案 12六、项目执行 176.1 人员培训及技术交流 176.2 时间进度 176.3 人员投入 186.4 远程专家库 18七、展望 19一、现状及必要性分析(1)输变电设备专业管理方面一是传统运检模式难以适应电网发展及体制变革要求。虽然智能技术和装备发展迅速,但是其在 XX 电网推广应用程度还不够髙,现场设备巡视、状态监测、数据抄录及分析工作仍然主要以人工为主,信息获取方式传统,来源单一,管理机制尚待完善,精益化管理要求难以落实,运维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电网不断提升的安全需求与专业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专业管理和运检人员严重不足,XX 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而人员没有同步增加,导致输变电设备运维检修、试验检测等工作压力剧增,且智能化自动化运维技术应用极少,员工运维检修、施工试验的整体水平提升缓慢;与此同时,电网本质安全的要求不断提提升,引起大面积停电的因素长期存在,电网不断提升的安全需求与专业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2)设备本质安全方面一是设备管控不到位。设备及其状态检测体系选型设计不合理,部分典设不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建设标准偏低,设备到场、安装、调试、投运、检修等关键环节质量把控不严,在线监测产品应用层面较浅,设备全流程管控未有效开展。二是部分设备运维检修不到位。受人员数量少、装备不齐全等因素影响,部分电网设备未修、失修情况长期存在,部分检修试验项目未按规程开展。部分区域设备状态检测手段较为单一,现有在线监测装置不足且稳定性差,无法有效掌握设备状态。(3)智能运检技术方面一是信息化手段不足、实用化水平不高。现有运检新技术未能充分发挥优势和效能,生产现场的可视化、互动化水平有限,限制了对生产现场的远程管控和技术支持能力,各类状态感知终端等难以实现数据实时自动上传生产管理系统等系统平台,难以在生产现场实时查询各系统数据,制约了生产现场自动化、信息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