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战略控制第一节 战略控制的过程 一、战略失效与战略控制 〔一〕战略失效与战略控制的概念 1.战略失效。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容无视的就是战略失效。战略失效是指企业战略实施的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战略管理的理想状态。导致战略失效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业内部缺乏沟通,企业战略未能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行动目标,企业成员之间缺乏协作共事的愿望;〔2〕战略实施过程中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反响受阻;〔3〕战略实施所需的资源条件与现实存在的资源条件之间出现较大缺口;〔4〕用人不当,主管人员、作业人员不称职或玩忽职守;〔5〕公司管理者决策错误,使战略目标本身存在严重缺陷或错误;〔6〕企业外部环境出现了较大变化,而现有战略一时难以适应等。根据时间顺序,战略失效可分为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晚期失效三种类型。在战略实施初期,一方面,战略实施者对新的环境、工作还不适应,就有可能导致较高的早期失效率。晚期失效是指当战略推动一段时间之后,原先对战略环境条件的预测与现实变化开展的情况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战略所依赖的根底就显得越来越糟,从而使失效率大为提高。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偶然会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导致战略失效,这就是偶然失效。应注意的是,一个原始战略是否失效,并不在于它是否能原封不动地运用到底,也不在于它的每个细小目标和环节是否都在实际执行中得以实现,而在于它能否成功地适应不可知的现实,在于能否根据现实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并能最终有效地运用多种资源实现既定的整体目标,这就需要进行战略控制。2.战略控制。战略控制包括决定企业成功实现战略目标的范围。假如没有到达既定的目标,控制的意向应当是修改企业战略或实施该战略以便企业完成目标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从企业经营的层面上说,在预算的时候最常遇到控制问题。在预算费用的控制中,一年或者更短的一个期间内,使用定量方法来决定实际费用是否超过了方案支出,重点是内部经营,通常在预算期结束之后实行正确的行动。但是在战略控制中,这个期间通常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并且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都要采纳。而且,对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都要进行评估。采纳这个过程是因为正确的间歇作用对于保持企业正常运转非常重要。表 6 -1 中总结了这些差异: 表 6-1 战略控制和预算控制之间的差异战略控制预算控制期间比拟长,从几年到十几年以上期间通常为一年以下定性方法和定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