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分级管控管理制度1 目的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辩识、评价生产、经营过程、活动中的健康、安全危害因素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3 职责3.1 各部门a)识别和评价管理范围内危险源;b)制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c)管理范围内危险源的控制。3.2 安环部a)汇总评价各部门提报的危险源,确定公司危险源清单并进行分类;b)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c)监督检查危险源的控制情况;d)跟踪验证所制定的控制措施的实施。4风险评价准则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如下:4・1A 级: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即 3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2B 级:橙色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该风险点一旦发生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一般事故,即指能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3C 级:黄色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该风险点一旦发生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轻伤事故(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轻微经济损失。4・4D 级:蓝色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指该风险点一旦发一事故,可能导致不损失工作日伤害。4・5 以下情形应直接确定为 B 级风险:(1)开停车作业、非正常工况的操作;(2)同一爆炸危险区域内,现场作业人员 10 人以上的;(3)10 人以上的检维修作业及特殊作业;4.6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对 4 个级别的风险实施多种措施控制:A\级红色风险,B\级橙色风险,C\级黄色风险,D\级蓝色风险。公司应依次按照工程控制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应急措施等四个逻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精准的风险控制措施。5风险点识别和评价方法经研究公司决定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风险评价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L・S)进行风险评价。5.1作业风险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