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的呐喊——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颜之推曾说:“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如今看来,这句话其实陷入了过度抬高自己的窠臼,颇有点“愤青”的意味。但是不得不说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即:物质生活决定你的生存,精神生活决定你的格局。当然,即便不读书也不会对生命的长度产生影响,可是倘若你追求的是生命的深度和广度,那么“读书”就是一条必经之路。认真想一想,读书究竟带给我们了什么?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简单地说就是让我们学会分析、学会思考。 如何分析?如何思考?最近正在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虽然没有读完),乍一听书名,似乎太哗众取宠可是翻开来看,书里面近乎于宇宙理论的构建和重组、终极追问的断裂和拼接。而这一切,你可能不会想到,居然都是出自一个个精神病人的访谈实录。这本书被称为“国内真实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对于书的内容,我想不必多说,毕竟我们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解,我只想简要谈一谈阅读(严格来说应该是“研读”)这本书的一些思考。 思考一:人类的行为源于其对世界的认知 人类从出生直至死亡,乃至出生前和死亡后,都无法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世界中进行,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都以不同方式存在于这个所谓的“世界”中,因而我们对世界总会有属于自己的认识。正如一句名言那样:“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不可能相同,这也就导致我们的行为千奇百怪,以至于一些过于“异样”的行为常常被一些自以为是的人认为是“偏差”、是“错位”,很遗憾,这些自以为是的人占据了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书中有一篇对话实录,作者起名为《生化奴隶》,我觉得再合适不过了。在这篇实录中,“他”每天会洗无数次手,在强烈的腐蚀下,“他”的手已经严重脱皮,可是在“他”看来,“细菌任由我们进展着,我们文明与否它们根本不关怀,假如发现我们威胁到了细菌的文明,那就干掉我们好了,易如反掌。而且,只是针对人类大举入侵别的生物还是存在。也许以后还会有猫文明或者蟑螂文明对细菌来说无所谓,一切周而复始。”这就是他的对世界的认识。 其实每个人的行为在他的世界观中都是无比正确的,正沿着他所期望的轨道一步一步地进展。可是往往当很多自我优越感很强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开始以自身的世界观来衡量一切,结果呢?不言而喻吧。 思考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