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初一读后感 这是一部富有品位、风格高雅的儿童长篇小说,记叙了仆人公桑桑在油麻地学校度过的六年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校内生活。亲眼目睹或直接演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草房子初一读后感,欢迎阅读! 草房子初一读后感 1 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这里有精灵般的桑桑,有坚韧的杜小康,有倔强的陆鹤……妈妈说这本书写的就是她的童年。那时的物质生活是那样艰苦,他们的心灵世界却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从这些孩子的身上我品尝到亲情友情的甘甜,体会到团结奋斗的乐趣,更深深的理解了妈妈常常对我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义。 仆人公桑桑顽皮,富于幻想,当他得知自己生命垂危,毫无期望时,他没有埋怨,没有急躁。这时“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和善”,享受地喝下苦药,他从这奇苦中获得那块“鼠疮”的消退。踏破生与死的界限,使他生疏了生命夺目的秀丽。 杜小康从小就显得别出心裁。杜家突然一落千丈,他和父亲去三百里外的打芦荡放鸭,狂风、暴雨、孤独、哀痛。这一切困扰着他。直到厄运再次降落,杜家一贫如洗时,杜小康“他有父亲的哀痛,却没有父亲的无望。”在挫折与较量中,他更坚韧,他自己在学校门口摆摊,他成了生活的强者。我坚信桑校长说的“日后,麻油地最有进步的孩子,或许就是杜小康。”还有陆鹤、细马等都经受了太多太多的困苦、磨难,他们都以坚韧不屈的精神呈现出人生的精彩。 低头问自己:你有麻油地孩子那样坚韧不屈的自信吗?有没有拼搏精神呢?从小到大,我可以说生活在“蜜罐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遇到困难就爱发脾气,想家人给我解决。难怪妈妈一遍遍地对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缺少的正是这种坚韧拼搏的精神啊! 《草房子》教会了我很多,也像一座灯塔给我指明白方向。我决心随着这本书从新起航。“只有吃得黄连苦,才能品到蜜糖甜。”我们即将告辞童年,将来的学习生活将会布满竞争,布满压力,但是我会像麻油地的孩子一样坚韧地去面对,由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草房子初一读后感 2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学校,那里有一群可爱、坚韧的孩子:顽皮、聪慧的仆人公桑桑,自尊心强的陆鹤,坚韧英勇的杜小康,文静、羞怯的纸月......这些都出自曹文轩的《草房子》。小说以桑桑六年的学校经受为主要内容,写了发生在他和身边的人的一些事情,经受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