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7 文言实词和虚词易错题解析例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一题。忠臣者务崇君之德,馅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范、中行。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地者也。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取材于《淮南子•人间训》)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忠臣者务崇君之德 崇:使……崇高 B.牵牛蹊人之田 蹊:践踏C.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 罢:罢免 D.三国阴谋同计 阴谋:暗中谋划【答案】C【解析】“罢”应该是“撤掉、撤出”之意【易错点点睛】信息源“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译文为“于是便撤走了戍守陈国的部队,并立了陈国国君的后代作新的国君。诸侯们知道这件事后,都到楚国来朝拜。”据“陈之戍”可推知“罢”不可能是“罢免”的意思。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申叔时使于齐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B.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罪则有之,罚亦重矣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D.此之谓也 夫晋,何厌之有【答案】D 【解析】两个“之”字都是助词,起提宾的作用。其他三项,A 项的两个“于”字,前者表示动作行为到达的地点,译为“到”;后者接近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B 项两个其“字”都是代词,前者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者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