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与设问1.单科综合题设问方式(2005 年全国文综卷)(1)根据表 1 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描述和阐释事物——描述有些什么变化,阐释变化的内容)答案:在农民收人的构成中,工资性收人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04 年略有回落。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04 年有所回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2)根据表 1 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 分)(探讨问题——(政府)应该怎么做)答案: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务工的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但近年来,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人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分)(论证问题——从政治常识角度论证政府为什么要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② 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③ 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4)表 1 反映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12 分)(阐释事物——由个别到一般,分析“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哲学依据”这里只需要阐释依据,不需要说明原因或理由。)答案:① 20 多年来,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生产关系改革,实行家庭承包制,体现了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刻认识。③ 振兴农业,不仅要靠政策,还要靠科技,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 ④ 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民利益的满足上,减免农业税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2006 年全国文综卷)38.(32 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 8 2002—2005 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