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综合(政治部分)试题(4)(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36 分)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水平,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与全面的小康社会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差距。我们的人均水平还不高,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没有进入小康。我们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还是从经济方面,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而且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还都存在很大差距。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我们的努力下,这一宏伟蓝图一定会实现。 (1)材料中对我们所达到的小康水平的分析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2 分) (2)从经济常识角度,根据材料说明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小康”问题?(12 分) (3)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了政治常识的什么道理?(12 分)2.阅读材料,分析回答:(22分)材料一:唐代诗人陈子昂在《轩辕台》中对现在的北京所在地有过这样的描述:“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在《登蓟丘楼送贾丘曹入都》中写道:“暮登蓟楼上,北望燕山岭。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材料二:古老的北京城已经走过了 3040 年的沧桑历程,北京城的发展与整个中国的漫长历程息息相关,它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2004 年 1 月,北京市政府做出决定,自2004 年起至 20 年,北京市将对北京的六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修缮。 ——作者根据央视新闻和网络材料整理 (1)北京应如何利用“古都”这一特点来发展经济?(4分)3.阅读材料,分析回答:(36 分)材料一:黑土地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地球上一共有三块,其中一块就在我国东北地区。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生产约 225-250 亿 kg 的商品粮。然而,就是这样一片富饶的土地,正在遭受着惊人地流失。专家警告说,如果不能加以有效防治,东北黑土地可能在 50 年内消失。材料二:在东北这块神奇的黑土地上,自古就生息繁衍着中华民族,先民们用勤劳智慧开发建设祖国边疆。但自晚清以来,东北人民遭受到了外来列强一次次的蹂躏,踏上漫漫血泪之路:沙俄割占领土、日俄争夺厮杀、日本旅顺大屠杀、建立“伪满洲国”……材料三:曾是我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