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届高考政治考前资料(三)(20、11)经济常识中常见计算题集锦(20.1)高中经济学部分不少知识点涉及计算问题,掌握这些计算问题有利于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1、商品价值量(交换价值) [考核内容]: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个别劳动时间的短长(反比)。商品价值总量 = 商品价值量 × 商品数量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例题 1]:(05 年广东大综合,1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4 小时,售出后收入 60 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 4 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 A.30 元 B.60 元 C.90元 D.120 元【解析】:题目中“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后该生产者在 4 小时内生产 2 双皮鞋。但该变化的只是个别劳动时间的变化,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 1 双皮鞋的价值量)没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例题 2]:2、假定去年生产 1 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8 倍,且 5 件 A 商品=2 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白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 倍,生产 A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3 倍,那么 5 件 A 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 克 B、8 克 C、16 克 D、32 克 【解析】:去年:根据“1 克黄金=8 克白银”和“5 件 A 商品=2 克黄金”得出“5 件A 商品=16 克白银”。今年:①白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1 倍,即生产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白银的价值量为原来的 1/2。 1 克黄金 = 16 克白银 。②A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3 倍,即生产 A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1/4,A 商品的价值量为原来的 1/4。 5 件 A 商品 = 1/2 克黄金 ③ 最后得出 5 件 A 商品 = 8 克白银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例题 3]:、如果 1 双皮鞋=2 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1 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 1 双皮鞋可以换A、1 件上衣 B、4 件上衣 C、8 件上衣 D、16 件上衣【解析】: ①假定皮鞋的价值量为 a,上衣的价值量为 b,可得 a=2b。② 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