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财务会计工作总结 第 1 篇:蒙牛财务管理信息化案例蒙牛财务管理信息化案例 淘汰不赚钱的产品、增加高利润产品是蒙牛的不二法则。 9 月,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宣布其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的中期业绩:上半年业务表现理想,收入上升 58.7%,达到人民币75.464 亿元,液体奶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 30%左右,国内排名第一。这份半年报让投资界更为欣喜的是,蒙牛在国内乳品行业利润整体下滑的大趋势下,上半年净利润增长 39%,达到 3.434 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由 22.4% 增至 23.3%。业绩公布后,巴黎银行、花旗集团(Citigroup)分别将蒙牛的股票评级从持有和卖出上调为买进,美林(Merrill Lynch)维持了买进评级,并将其股价目标上调了 27%,至 13.23 港元。 面对如此佳绩,蒙牛集团首席财务官姚同山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蒙牛调整了产品结构,淘汰了低附加值产品、增加了高附加值产品。 蒙牛之所以能够准确地对 3 大产品线(液态奶、冰淇淋、奶品)、数百种产品做出准确的效益评定,调整产品结构,除了在营销上成功地对消费人群进行了有效锁定外,还在对单一产品的效益管控有着独到之处。“我们并没有一味地单纯强调低成本,我们强调的是投入产出效益。”姚同山道出了蒙牛成本管理的精髓。 单品成本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乳品企业比较重视进展速度,却不太注重经济效益,重视市场占有率,忽视销售利润率,以至于产量增加、销售收入提高,盈利水平却在降低。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我国乳 制品行业的销 售 收入利润率 2024 年是 6.8 %, 2024 年是6.1%,2024 年是 5.4%。按企业所有制划分,外商投资的乳制品企业在 2024 年的销售收入利润率是 8.85%,集体企业是 3.38%,私营企业仅为 1.98%按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为 5.57%,小型企业为 5.28%。可以看出,我国乳品企业的规模效益并未得到发挥,大型企业的盈利水平同小型企业并没有明显差距。 这几年,外界眼里的蒙牛多是它的“超级营销”——通过杨立伟、超级女生形象代言人获得良好的品牌效应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少有人关注蒙牛还在积极打造自己的内功。“企业要迅速进展,蒙牛需要做的事很多,保证奶源、了解目标消费者需求、做好市场营销、保证产品质量,因此我们在中间环节一定要保证企业运转的健康环境。”姚同山强调。很多同行还在困惑是要“销量”还是要“利润”时,蒙牛已经开始一箭双雕。 每年,蒙牛都会投入销售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