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狗十三》有感 观《狗十三》有感 《狗十三》是那种很难让人鼓起勇气再看一遍的电影——观影过程太痛苦了。它的痛苦不是可以撕心裂肺咆哮出来的,它只是描述了最普通的青春,把大多数人经历的一切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放映出来,十分平静,仅此而已。因为刚过那个年纪,电影中的一切就像鞭子一样抽在我身上——疼到骨子里去,但又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影片的主角——李玩,让我感同身受的并不是她有多特别,恰恰是因为她足够普通。她和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一样,长相普通、身材瘦小、满脸的青春痘。心里又有点藏着掖着的小心思,骨子里还挺倔。 一开始我只看到了李玩的无理取闹,只看到她的可恼和为她忙得团团转的家人的可怜。可是后来啊,那些场景太熟悉了,熟悉到让我无所适从,只感到无奈和可悲。 李玩的狗走失了,她情绪激动,把一家人折腾得不轻,大人们为平息这件事,买了一只差不多的狗。他们骗李玩说,狗找回来了。一开始李玩的姐姐还站在李玩这边,但李玩的姐姐是个没主意的人,很快就叛变了。那种势单力薄啊,那一瞬间就让李玩觉得,所有人都是僵尸,太恐怖了。包括继母的孩子的出生也一样,怕刺激到李玩,他们选择集体隐瞒。这类大大小小的事情,大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给块糖果,哄住孩子。 这种因为什么被大人集体哄骗的场面太让人熟悉了——他们只想尽快解决事情,让生活回归正常的轨道,让一切看起来和事发之前一样平静,可是他们不会注意到,他们的行为,对一个孩子价值观上的震撼有多大。 大人们都有一套高效的、权衡利弊的处事原则,他们不自觉地把这些也用在了孩子身上,矛盾就随之产生了。因为父母离异,李玩和父亲的联系是最大的,同时,矛盾也是最多的。他逼女儿选择不喜爱的英语补课,因为有直升高中的机会;和陪李玩看宇宙的神秘展览相比,当然是参加生意伙伴的饭局更重要;李玩需要恭尊敬敬地道歉,而年经尚小的弟弟不需要…… 李玩的无声抵抗他都看在眼里,可是他同意“牺牲”孩子换取更大的利益。直到有一次,矛盾彻底爆发,他第一次动手打了孩子。冷静过后他又抱着李玩说:“爸打你,是因为爱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啥时候能长大呢?疼不?还说不疼,爸疼啊!”他打起孩子来是真打,哄是真哄,爱也是真爱。 这种场景又何尝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呢?打你是因为爱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大人们不会知道他们的“为了我们好”,让我们的心碎了多少次——那种破裂,是无论如何也粘不起来的。 这顿打,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