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西厢记戏曲的观后感 《西厢记》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关怀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观看西厢记戏曲的观后感范文精选,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看西厢记戏曲的观后感范文精选 1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凝是玉人来。”,每当读到这句诗时,脑中总会出现出关于崔莺莺的朦胧想象,那也许是一个身姿纤弱的大家小姐,斜倚在木质的门廊上,满目柔情的望着一轮圆月,等待着自己的情郎到来,这样的意像,充满了关于诗情画意的美妙和一丝花前月下的浪漫,是属于中国古代独有的含蓄古典之美,让人忍不住心神荡漾,思绪在字里行间沉浮,被带向一个未知的远方。 很长一段时间里,说道西厢记,我总认为这就是一个关于情情爱爱的无聊故事,当年读红楼梦时,见贾母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只觉得深感赞同,但是当我我真正拿起这本书时,就完全转变了自己的看法,不由自主的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 王实莆细腻优美的笔触下所描绘的崔张两人的爱情故事,乍一看有些老套,家境贫寒的张生上京赶考时路经河中府,去古刹普救寺拜见时遇到了暂住在寺中的崔相国家小姐崔莺莺,崔小姐气质娴雅容貌秀美,惹得张生“目不暇接口难言,魂灵飞儿在半天”,为了接近佳人,张生在寺庙中住下,诗书应和之下两人渐渐暗生情愫,无奈崔府老太太百般阻拦,两人的爱情历经种.种磨难,好在上天不负有情人,两人最终修成正果拜堂成亲。 其实比起这一版的故事,元慎的《莺莺传》好像更贴合实际,在元的故事中,张生上京赶考后将莺莺抛之脑后,徒留莺莺苦等一生。王的大团聚结局或许是为了迎合观众,毕竟杂剧是要演出的,比起悲剧观众明显更简单接受喜剧,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每一位读者,也都希望王的版本才是真实的,才子佳人终成眷属,这也是我们对美妙爱情的一种想象和期许。 西厢记中不乏精彩词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也许还属“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