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1. 略说什么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对此德里达会挑剔说“什么是……”这种句法本身就有毛病,它暗示世上存有某种事物,而这事物不但能被人理解,还能被贴上不同的名称或标签。解构主义拒绝这种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极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 各 斯 中 心 主 义 ( anti-logocentrism ) 、 延 异 ( différance ) 、 替 补(supplementar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2. 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19 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在认识论上,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他对任何理性哲学都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学,将生命意志置于理性之上的哲学,非理性的哲学。作为对理性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强力意志说,用强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传统形而上学的地位。强力意志说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强力意志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决定着人生的意义。 尼采比较了强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静,精确,逻辑,生硬,节欲;强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跃,争斗。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源于生命,归于生命,它就是现实的人生人生虽然短暂,只要具有强力意志,制造意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① 赵一凡、张中载、李承恩:《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讨论出版社,2024 年版,第 259-260 页② 百度百科“尼采哲学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对西方哲学里的某些传统观念进行了“解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认为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是陈述性修辞,只有陈述(如科学语言)才能传达真理。受此影响,诗学传统也认为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就是陈述的真伪。但海德格尔认为,真理的源泉不在语言的陈述性,而在语言所要陈述的事物本身,因为在语言开始陈述之前,事物本身就已经被假设为先在。使用语言进行陈述只是揭示事物的手段之一,对形而上的事物,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