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数量分析〔P-Q Analysis〕1 目的产品数量〔P-Q〕分析是一个很简单但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对生产的产品根据数量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结果对生产车间进行布局优化。在组装作业中,可以使用产品数量分析根据物料清单分析零部件的通用性和消耗数量。零部件的通用性是推断不同的产品是否可以混流生产的一个评估标准,而零部件的消耗量推断如何组织零部件的供给很有帮助。没有进行产品数量分析的公司,通常会认为他们的生产不是重复性的,很难利用精益工具进行优化。实际上,产品数量分析能够找出外表上没有规律的市场需求,使得生产型企业能够重新组织生产线,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2 产品数量〔P-Q〕分析概念产品数量分析通过将成品的客户需求量〔通常 3-6 个月〕分成主要的三类产品:A 产品:这些是很少的几种产品,但是其需求量却大到需要为它们建立专门的生产线。通过只有 5-10 中产品却占据了 70%的市场需求。B 产品:这些产品通常是一个产品系列需要一个专门的生产线。其中产品系列通产是根据技术方面的相似性来分类的。通常有大约 200 个 B 产品,占据大约 25%的需求。C 产品:在一个工厂中间或才需要生产的产品。对于这些产品,不需要对它们的零部件保存在制品。有时候有大约 2000 个产品,但是只占总需求量的 5%。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完整的产品数量分析需要绘制多个图形。因为在销售收入,产品产量和零部件产量中,主要数量的产品〔如 A 类〕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有时在销售额方面的分析会产生误导。比方有的行业中,生产数量最多的产品是用于促销的赠品,他们不产生任何直接销售收入,但是却需要划分为 A 类产品。3 混流生产线的物料清单〔BOM〕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物料清单包含的信息可以有以下用途: 识别零部件数量的差异。一个产品需要的零部件数量是另一个的 4 倍,假如把它们两个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的话就会出现问题。 确定每个工位的产品的零部件数量差异。 来计算产品之间零部件的通用性。 进行零部件类型分析,如内部生产零部件,采购零部件和标准件等。 通过对于零部件的使用频率排序,找出消耗量最大的零部件,并防置在离作业员最近的地方。物料清单〔BOM〕通常是树形结构,同时包括了生产需要的组件,不能直接用来分析。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只保存 BOM 的“叶子〞并直接连到其“根部〞。 如下表所示,零部件的数量变化很大,从 46 到 136. 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