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中的根本价值观第一节 时间价值一、什么是时间价值〔一〕时间价值的定义1、货币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美、英教材和国内的局部教材均称“货币的时间价值〞。〔1〕CFA、ACCA、余绪缨等: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形成的增值。〔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等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2、资金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Fund /Capital〕国内的局部教材称“资金的时间价值〞〔1〕李道明等:是指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2〕王庆成、郭复初等: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3、我们的认识“货币的时间价值〞实质上是“资金〔或资本〕的时间价值〞,为便于教学,以后统称为“时间价值〞。它是一笔资金在不同时点上所表现出来的数量差额〔假如有风险价值,还应扣除〕。〔二〕时间价值的来源1、凯恩斯为代表的“节欲论〞、“流动偏好论〞、“时间利息论〞〔1〕根本观点①“节欲论〞:不将货币用于生活消费而进行投资,应对投资者推迟消费的耐心给予一定酬劳,这种酬劳的量应与推迟的时间正相关,故称时间价值。②“流动偏好论〞:放弃流动偏好所得到的酬劳。③“时间利息论〞:对现有货币的评价高于未来货币的评价所产生的差额。〔2〕现实中的反例例 1:花旗银行等银行曾宣称将不再准备为储户的小额存款支付利息,反而收取手续费。例 2:未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不能增值。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的再分配〔1〕根本观点①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并不在于拥有资金时间的变化,而是由于劳动者在资金的周转使用过程中为社会劳动所制造的剩余价值的存在。因为,企业的资金投入经营活动后,劳动者利用资金不仅生产出新的产品,而且还制造了新价值,实现了价值的增值。资金周转使用的时间越长,实现的资金增值就越多,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大。所以,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所形成的增值额。② 资金时间价值不仅包含资金一次周转使用的价值增值额,而且还包含了增值额再投入周转使用所形成的增值额。〔2〕评价① 揭示了时间价值的本质;② 从理论上说明了时间价值的数量。社会平均剩余价值的大小决定了时间价值的数量,故时间价值可以通过资金周转使用过程中的“平均增值程度〞或“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加以衡量。二、时间价值的表现方式〔一〕绝对数:增值额→终值-现值→利息1、终值〔目前〕一笔资金在假设干期终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