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延安考察学习体会 2024 年 4 月 15 日至 22 日,我随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十七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赴延安考察学习。在革命圣地延安,参观了宝塔山、杨家岭、王家坪、枣园、凤凰山、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干部学院、南泥湾等等,倾听了延安干部学院王诚安教授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专题报告。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追寻革命足迹,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十三年的伟大实践,从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运筹帷幄打江山的光辉事迹中,深化了解了延安精神的真谛。这里的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有着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望着那一排排简陋的窑洞,听着解说员仔细细致的讲解,深深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朴素精神所打动,为他们在如此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形成统一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写出科学的理论著作,领导指挥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而无比钦佩和赞叹。站在革命领袖们工作、生活过的遗址前,仿佛看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老总和周总理等开国元勋们秉烛夜读,讨论作战部署,召开会议时的身影和神态。可以说,延安之行,带给我的是一种情感上的震撼,心灵上的洗礼,灵魂上的升华。 一、小窑洞孕育大思想 中国共产党 86 年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坚韧奋进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进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历史。其中,延安时期的 13 年(1935 年-1948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进展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全面进展并成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伟大时期。 “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来源于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最集中地反映在毛泽东同志延安时期的著作里。毛泽东的 190 多篇箸作中,有 120 多篇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写成的。延安精神是近代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斗争和胜利经验的总结,是辛亥革命以来、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优良特征、品质、作风的综合,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精神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