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测每日 5 题(2025 年 3 月 12 日)1.(言语)雨水是宝贵的,如果能让雨水被土壤吸收和涵养,并且为人们所利用,才能真正体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个理念,海绵城市应运而生,一些国家提出了英雄所见略同的设计和做法。所有的方案和理念都贯穿一个核心:对雨水的重新吸收和利用。在现有城市空间已被固化,并且湿地和空地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对城市中的道路、停车场、绿化带和住宅区等现有空间进行绿化,是获得蓄水空间的重要做法。而这些地点,占据了城市土地使用面积的,是实现海绵城市的重要空间。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建设海绵城市应当关注对城市现有空间的绿化B.对雨水的重新吸收利用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C.海绵城市建设体现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党.海绵城市可以弥补缺水地区城市的一部分用水 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提出“让雨水被土壤吸收和涵养以体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接着提出“海绵城市”这一概念;之后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为对城市中雨水的重新吸收和利用,后文指出现有空间已固化,必须对现有空间进行绿化。也就是说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对现有空间进行绿化。对应选项,A 项为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当选。B 项,表述不明确,文段强调“建设海绵城市最终需要关注的是现有空间的绿化”,排除;C 项,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介绍,非重点,排除;党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弥补缺水地区城市的一部分用水”,排除。 2.(言语)农村家长陪读是乡村教育长期存在的现象,家长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家庭温暖,但连学校也只知道有很大比例的家长陪读,缺乏对如何发挥好他们的作用的考虑,只知家长陪读方便学校通知家长开会,更何况政府和社区。很多乡村陪读家长的日常生活,就是接送孩子,买菜做饭,无事时集中在一起聊天,比各家孩子学习成绩如何。陪读生活枯燥、乏味,陪读家长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这也增加了乡村教育的升学焦虑。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认为()。A.陪读不应该被提倡B.社会应关注陪读家长群体,发挥好他们的作用C.陪读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党.陪读利于拉动消费 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了“家长陪读”现象,之后通过“但”指出了该现象的核心问题—学校、政府和社区都缺乏对陪读家长如何发挥好他们的作用的考虑,后文对此问题进行具体介绍,指出陪读家长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以及增加了乡村教育的升学焦虑。因此,针对“家长陪读”核心问题,文段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