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计算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学生的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失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所面对的难题。小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一、思考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准确找出学生计算能力弱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确保教学质量。二、调查学生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心理方面原因: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1)感知不正确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导致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误写“-”,把“3”写成“8”,把“56”写成“65”,把“236X103”抄成“236X1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2)注意不集中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了下来,漏下一部分计算而导致错误。(3)短时记忆出错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作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如退位减法,前一位退了 1,忘了减 1;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4)强信息的干扰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被激活,干扰正常思维,造成计算错误如:“125X8=1000”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X8=125X8”时,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X8^125X8=1000^1000=1,“凑整”对学生产生了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5)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指由于先前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