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的独立性日益提高并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逐步加大,回收物流的经济价值也日益显现。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1999 年的回收物流成本约占物流成本的 5%,到 2001 年,回收物流成本所占比例则翻了一番,大约为 10%[1]。另据美国逆向物流协会(RLEC)的估计,美国回收物流的成本约占国内生产总值 0.5%[2]。许多知名企业,如:通用汽车、IBM、3M、西尔斯、强生、雅诗兰黛等,都通过改善回收物流系统,获得了物流成本下降、顾客响应时间缩短、客户满意度提高、赢得更大竞争优势等诸方面的综合效益。现在国内也有少数企业开始涉足回收物流领域,比如,赛意公司已经签约华为回收物流项目。由此不难看出,在环境问题加剧、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回收物流作为物流管理的新领域正由幕后走向前台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然而,尽管回收物流的市场巨大,但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开发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目前我国回收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备、物流市场需求不旺、国家环保法规不健全、企业环保意识亟待增强等现状都制约着回收物流的完善与发展。针对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极为匮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面临加入 WTO 之后的“绿色壁垒”等情况,我国各类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回收物流的作用,通过建立与完善自身的回收物流系统,不断提高回收物流系统效率,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寻求新的竞争优势。随着 2008 年奥运会举办在际,“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精神将广为传播,“绿色奥运”带来的回收物流需求正成为企业发展新的商机,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应该看到回收物流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迅速投身并致力于中国回收物流的发展。我们坚信,回收物流必将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也必将成为企业物流新的增长点。[1]柳键. 供应链的逆向物流[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6):10-13[2]美国逆向物流协会(RLEC)(http://www.rlec.org)需要说明的是,与本书中的“回收物流”相对应的英文名称是“reverse logistics”,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与正向供应链中的物品由最初供应商流向最终消费者的“正向物流”(或“动脉物流”)相对而言的。它不仅包括产品退货回收、包装及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物料的再加工等各类物品由最终消费者反向流动到供应商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