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融人才开发战略

金融人才开发战略_第1页
1/6
金融人才开发战略_第2页
2/6
金融人才开发战略_第3页
3/6
金融人才开发战略 金融人才开发战略论文 一、上海金融人才资源现状与趋势 1.金融人才数量与质量现状。目前上海与世界上一些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在许多指标上均有较大差距。但是,最令人担忧的差距还是在人才方面。从总量规模上来说,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从事金融业的人口达 10%以上,而上海只有 1%。纽约拥有 77 万金融人才,香港有 35 万,而上海缺乏 20 万。从质量和结构上看,上海基础金融人才总体来看还是供大于求,但高层次尤其是关键岗位的金融领军人才极其缺乏,主要表如今金融新产品开发、风险掌握、营销管理、大额资金管理和保险精算等领域。既缺复合型人才,又缺相关专才;既缺理论人才,又缺实务人才。仅以国际公认的注册金融分析师为例,美国目前有 25000 名,香港、新加坡各有 1000 名,而上海才几十名。金融人才缺口超 80 万。目前金融人才市场的状况是:一方面金融人才缺口达几十万;另一方面却是大量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2.金融人才培育状况。目前,上海金融人才的培育体系主要来自各高校、商学院、银行系统以及民办金融学校,其中又以高校创办的金融或者经济学院为主。如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上海交大的经管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商学院以及金融与统计学院、上海大学的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等,银行系中最为典型的是上海金融学院。上述这些机构,仅仅培育的是中低层次的金融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真正最终成为高端人才的凤毛麟角。 3.金融人才需求趋势。调查显示,中资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才 2024 年~2024年近 3 年的平均流失率在 5%以下,而高级专业人才近 3 年的平均流失率则在 5%~10%。这两类人才的流淌去向都大致为同行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或者同行中外合资企业。2024 年 4 月,东亚、渣打、花旗和汇丰四大外资银行在华正式亮相,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各境外银行和境外投资机构厉兵秣马抢滩中国。随着金融机构的扩展,这个浩大而新兴的行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第一轮竞争——人力资源已经开始。 据一份外资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 35 家外资银行将有 7 家预期雇员会在 2024 年以前增加 50%,13 家银行估量将以两倍的速度增长。东亚、花旗、渣打、汇丰在最近两年内至少增员 1000 名以上,汇丰银行则表示 95%的员工将来自本土。据上海期货同业出具的数字显示,目前 2024 年仅浦东期货师缺口至少在 1 万名以上。 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随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金融人才开发战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