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货币发行岗工作总结 第 1 篇:货币银行学总结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含义、货币概念、货币职能、货币结构和总量衡量、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国内货币制度演变、国际货币制度演变 1、货币概念 货币——用来支付商品和劳务或免除债务的手段——货币的功能概念; 货币的存在是由于拥有和接受货币的人对货币的信任——货币的心理因素; 货币的流通在现代社会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货币的社会和国家因素; 货币定义: 货币是指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货币、财宝和收入之间的区别 财宝——存量概念:包括金融资产、实物资产 财宝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债券、股票、房产、家具、轿车等资产,比货币的概念宽泛得多; 收入——流量概念:一段时间的货币和非货币所得 2、货币形式的进展: 实物货币(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代替贵金属流通、可兑换)——信用货币(法币、银行存款 、电子货币) 法币与有价值的商品货币的根本差别在于:后者的使用不要求信任或授信,而前者的使用包含了对政府的信任或至少是对政府的服从。 3、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等职能。其中,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是最主要的两大职能。此外,货币流通假如越出国界,一国的主权货币还将承担世界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交易媒介(流通手段):货币媒介商品交易 价值贮藏 :货币一旦退出流通被当作社会财宝的一般代表,就执行价值贮藏手段的职能。 思考:任何资产诸如货币、股票、债券、土地房屋,都是价值储藏手段。而且很多作为储藏手段较货币为优,为什么人们还要持有货币? 答案与货币的流动性有关。货币在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高。为了避开缺乏流动性可能带来的损失,人们持有一定量的货币。 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优劣:依赖于物价水平的高低。 案例:恶性通胀时,货币成为在人们手中迅速传递的“烫手的山芋”。 如何理解现代信用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该职能的有效发挥系于币值的稳定。后金本位时代通胀和汇率波动成为常态,严重影响了该职能的发挥。这再次涉及到当前货币制度的缺陷问题。 货币的两大基本功能:交易媒介+价值贮藏。 货币形态演进在增强其交易媒介职能的同时,似乎在弱化价值贮藏职能,但经济进展则对货币的价值贮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货币的结构:即货币的层次(外延角度的货币定义)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流动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