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一、概念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二、目的药物治疗、预防接种、局麻药的注射等。三、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外侧。四、适应症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2、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给药。3、预防接种。五、禁忌证1、注射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2、血友病患者,有严重出、凝血倾向,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明显减少或用肝素、双香豆素等进行抗凝治疗者。3、破伤风发作期、狂犬病痉挛期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4、癫痫抽搐、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对禁忌,必要时可予以镇静。六、护理评估患者的病情、用药史与过敏史、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肢体的活动能力、患者对用药计划的了解及合作程度。七、操作方法(一)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服装整洁,仪表大方,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注射盘(内有 2%碘酒、75%酒精、无菌棉签)、无菌治疗盘、1ml 注射器、5 号〜6 号针头、药液、砂轮、弯盘、治疗单。3、病人准备: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按需要询问药物过敏史;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适宜。(二)操作程序1、携物品至病床旁,核对、解释,并取得合作。手消、打开无菌治疗盘。2、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3、再次核对,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4、一手绷紧局部皮肤(过瘦者捏起皮肤),另一手以平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的深度为针柄的 1/2〜2/3。5、松开绷紧皮肤的手,抽吸无回血,固定针头,缓慢推入药液,同时观察患者反应。6、注射完毕,无菌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8、再次核对:核对所用药物及病人的床号、姓名。9、清理用物,擦盘、台、车,洗手,记录。(三)效果评价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2、操作熟练,动作轻稳。3、注射部位选择合适。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八、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进针深度,以免刺入肌层。2、对甚为消瘦者,可捏起皮肤并减小进针角度刺入,皮下脂肪厚度影响注射深度(如下图),不同型号针头进针角度应有所不同。准确测定皮下脂肪组织分布,应采用腰臀比(WHR):WHR(腰臀比)二腰围(cm)/臀围(cm)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