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进展的科学 。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各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其表现方式与内容也必定有所不同。 每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及其精华。改革开放的中国,其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邓小平思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是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由毛泽东最先提倡的。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中国实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指导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革命成功以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思想。 这种错误思想导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一系列错误的经济政策,终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离开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以后,华国锋又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提出要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历史经验,确立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线。 以后,各种实践经验当中使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续进展,在党的十四大上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符合客观的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其他如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的观点,对事物作辩证分析的辩证思维也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这一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制造进展的部分,也是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一切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实践的哲学。 邓小平依据实践的具体进展,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的理论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哲学思想也突出地表现了对主体能动性的重视,从而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进展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一贯的和论述最多的一个中心思想。科学的生产力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进展生产力。 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