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万头优质生猪收购项目运作方 案 生猪产业不是生猪养殖。随着国内国际市场与技术大环境的变化,作为我国传统产业的生猪生产的作业方式和盈利方式都要求相关行业进行资源整合,以质量安全为前提,调节基础养殖、管理成本及生产、销售成本,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道路,快速提升整个产业链条的调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一、产业分析(一)基本情况 我国是传统的生猪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2024 年猪肉产量 4615万吨,生猪年末存栏 46264 万头;生猪出栏 60960 万头。全国养猪产业年度产值在 6500 亿元左右,占畜牧业年度产值近 50%。四川省2024 年猪肉产量为 652 万吨,其中成都市为 69。4 万吨,生猪出栏1046 万头,在全国 15 个副省级市中名列第一.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24-2024 年)共有 437 个县(市),四川 55 个,成都占有 7 个(含彭州)。 国际生猪产业主要有欧盟、美国、加拿大、巴西等畜牧业产业规模与技术绝对发达的国家.(二)市场前景1、国内市场 从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习惯和经济进展形势来分析,国内猪肉及其产品市场出现新的趋势。一是生猪产销区对接更加紧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二、三产业往中西部偏重.二是国内消费量呈刚性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猪肉仍将是我国肉类消费中的第一大品种,绝对消费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宽阔农村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三是市场对猪肉及产品品质要求更高。安全卫生的无公害猪肉已显示出很好的市场前景。四是市场流通方式发生变化.当前,冷鲜肉、分割肉及猪肉肉制品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其占猪肉消费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专卖店、连锁店、超市等销售方式正在兴起,且运输半径已延伸到 2000 公里以上。 成都市是重要的“川猪”资源大市,全市生猪商品率达 60%以上,原料猪肉及初加工产品在国际国内享誉度高。西部生猪交易中心落户成都和无规定疫病区的建设为进一步加快进展生猪产业实现了空间及条件。2、国际市场 目前,世界活猪年贸易量每年约 1800 万头,猪肉贸易量约 600 万吨.猪肉净出口大国主要为欧盟和北美,净进口大国主要集中在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俄罗斯,进口量约 300 万吨.据预测,未来世界肉类消费增量的 80%在亚洲,我国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出口潜力较大。随着生猪优势产业带建设的不断推动,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不断提高,生猪屠宰加工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