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薪酬管理第一节 薪酬制度的设计第一单元 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一 薪酬的内涵(一)薪酬的概念薪酬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酬劳,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酬劳。(二)薪资的概念薪资即薪金、工资的简称.(三)与薪酬相关的其他概念1.酬劳。员工完成任务后,所获得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待遇。2.收入。员工所获得的全部酬劳,包括薪资、奖金、津贴和加班费等项目的总和.3.薪给。薪给分为工资和薪金两种形式.4.奖励。员工超额劳动的酬劳,如红利、佣金、利润分享等.5.福利.公司为每个员工提供的福利项目,如带薪年假、各种保险等。6.分配。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新制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即国民收入的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再分配。二 薪酬的实质员工薪酬实质上是一种交换或交易,作为一种交换或交易,它必须服从市场的交换或交易规律,否则,这种交换关系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即使持续,双方也不可能满意。三 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四 薪酬管理(一)企业员工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1.保证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2.对各类员工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使员工及时地得到相应的回报影响员工薪酬的主要因素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劳动绩效工会的力量综合素养与技能工作条件年龄与工龄企业工资支付能力企业的薪酬策略职务或岗位产品的需求弹性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3.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4.通过薪酬激励机制的确立,将企业与员工长期、中短期经济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与员工结成利益关系的共同体,谋求员工与企业共同进展.(二)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5 星)实际上薪酬管理的原则是一个企业给员工传递信息的渠道,也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目前企业普遍认为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支付符合劳动力市场水平的薪酬2.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支付相当于员工岗位价值的薪酬3.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适当拉开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4.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企业应当充分考虑自己的财务实力和实际的支付能力(三)企业薪酬管理的内容 1。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管理国家统计局对于工资总额的组成有明确的界定,确定工资总额的组成是:工资总额 = 计时工资 + 计件工资 + 奖金 + 津贴和补贴 + 加班加点工资 + 特别情况下支付的工资2。企业员工薪酬水平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