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浅析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进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也日益加大.近些年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也不断的被揭露出来,报表的质量成为股民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质量问题,从粉饰财务报表行为的动机、手段、危害等方面展开分析,并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影响、应对措施。 一、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存在的动机上市公司大费周章的进行报表的粉饰,必定也有其目的,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一)为了配股和增发。 根据上市公司配股条件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三年均达到 10%以上并且每一年的收益率均需超过 6%”才可以配股。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被特别处理。假如公司在一定限期内不能扭亏为盈,公司的股票将被终止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因此很多公司会用尽一切办法,达到配股资格.在限定期限无法实现盈利时,迫于压力也很容易实行粉饰报表的方法,来避开被摘牌。(二)管理层的个人业绩上市公司的净资产酬劳率往往是和公司的股票价格以及公司的会计盈利水平密切相关的。公司管理层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也有可能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操作。尤其是在更换管理层的时候,新的管理层往往不愿承担上届管理层留下的“包袱”,所以在更换管理层的当年,新任的管理层会选择把盈利做低,为后期“提高’利润打下基础。(三)违规操作,以达到牟利目的公司的管理层掌握很多公司内部的信息,为了公司或者个人的利益,少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一些中介机构相互勾结,炒作自己公司的股票以获得暴利。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在决定股票的回报率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旦公司或者管理层有了违规操作股票价格的想法,他们极有可能会通过粉饰报表,来操纵利润。二、 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通过对上市公司报表粉饰手段的讨论,得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手段主要如下:(一)不安排交易 ,仅利用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进行报 表的粉饰。(1)操纵应计项目 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当资产的真实价值或者市场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会计人员应提取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而计提的具体多少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很多上市公司就是通过前期大量提取减值准备制造潜亏,后期通过转回之前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实现扭亏为盈的局面.(2)通过改变之前的核算方法 利用折旧和摊销方法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