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建设方案为深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教委相关工作要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挖掘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的育人功能,推动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切实做好我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相关建设方案说明如下.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进展观为指导,深化学习贯彻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地位,深化教书育人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进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申报条件课程负责人及团队:课程负责人应具有正高级职称,长期承担本科教学工作,教学水平高,学生评教好;课程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教研活动和科学讨论活跃,成果比较丰硕,有教改项目或发表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及成果。优先支持获得市级以上教学名师的老师申报。三、建设内容和要求1。建设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卓越老师和一流专业人才培育为目标,贯彻价值引领、能力培育、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中,分层分类建设,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中国系列"课程群。具体建设如下三类课程:(1)“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 10 门高品质综合素养培育课程,优先支持已经获得校级通识教育课程立项建设或已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专业教育课程”。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建设 10 门示范课程。优先支持已经获得市级精品课程或市教委重点课程立项建设的课程。(3)“中国系列"课程.在此类课程建设中,可以凝聚全校优质教育资源,搭建由学校党政领导、知名教授、校外名师大家等组成的“高配”师资团队共同参加,并建设成在线开放课程。2。建设要求(1)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要求将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国、爱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育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2)改造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政治方向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