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谈谈外资房地产投资公司在中国的现状和前景如何外资房地产投资公司在中国的现状和前景如何1.资金方面外资有钱,因为外资滚了很多年,大陆能与这些外资抗衡的也就国企几家有实力。2.开发规划理念首先我是做商业地产这一块的,那就把太古地产拎出来单说吧.尽量不打马虎眼,诚恳点.不盲目扩张,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很踏实。说到这里我要批判国内的开发商,盲目扩张,疯狂掠地,然后销售回笼资金,然后再攻城略地,大有零售业抢占市场份额的火药味。说实话,我不看好 wd,但也不详细点评.太古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太古在香港的四个项目每年的租金收益是 30 亿港元(10 年财报),2024 年北京三里屯 village 租金收益大约是 4 亿多港元。太古的物业是不出售的基本全部持有。太古有没有钱?太古有钱,比国内的开发商有钱多了。但是人家从不盲目的跟风。我想这一点,值得我们做企业做人学习。地产牵涉到城市未来数十年、数百年的进展,甚至更久远。我想说的是,企业虽然是赚钱的机器,但是很多钱不可以盲目的去赚。比如一直很热门的话题—-奶粉。今日我们可能看不到很远的未来所影响的结果。这就像是一个埋伏期很长的病毒.一旦爆发不疯即死.设计理念.可以支撑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内很多物业支撑不了未来的进展格局,不少地区,2000 年前的物业项目现在又要必须拆掉。拆掉挺可惜,不拆掉又不适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大家比较熟悉也就是三里屯的 village 了,开放式的购物中心,这种设计是未来的主流趋势。在这方面目前国内还尚没有一家可以可以跟得上.比如三里屯的动线很宽,密度很低,这样其实是牺牲了有效的营业建筑面积的。假如是国内的公司肯定不会放弃任何一点一滴的可以利用土地的。所以说太古为项目着想眼光比较长远,理念比较前沿;国内大部分开发商呢,为腰包着想,鼠目寸光。比如 wd 的不少项目 mall 旁边搭配的商业街基本都成了摆设.运营,太古做商业地产几十年了,行业经验极其丰富,手段也很好.值得我们行业人去好好的学习一下。举个小例,shopping guide(导购),大家谈微笑服务多少年了?信任各位都有这样的体验,你问她厕所在哪?手一指:就在哪 ? 到底在哪呢?不少没有方向感又羞涩的朋友只能憋着慢慢找。政策公平性问题1978 年开始的零售业开始流通体制改革。1992 年允许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零售领域以后,中国的整个零售市场就开始高速度的进展。为什么要说这个看似无关的话题呢。90 年代初左右的时候,那时候政府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