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与防范摘要: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始于 1985 年,按揭贷款始于 1995 年,自 1997 年以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推动和金融体制改革日趋深化。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个人购买商品住房的意向逐渐强烈,房价不断上涨以及住房市场中存在的供给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促使住房按揭贷款应运而生。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开办以来,一直就被视作为一种风险低,利润稳定的信贷产品。但是,随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和总量迅速扩大的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系列的风险问题 。本文以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状况着手,分析风险所在及防范。 关键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 正文: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进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加快,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不断增长。自从 1995 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个人住房贷款担保管理办法》允许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办理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以来,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信贷业务迅速增长, 虽然已采纳房产抵押方式并进行按揭,被认为是安全性较高的贷款业务,但由于住房贷款存在资金来源小且分散与资金投放量大且集中,假如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严重的金融风险。而且近几年来随着住房贷款的迅速进展,不良贷款率也在呈上升趋势。 一 、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表现形式1. 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普遍存在着的个人信息与商业银行所掌握的个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我国个人资信体系不完整,贷款期限较长等因素,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将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来源于购房人的信用风险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导致借款人失去还款能力以及由于主观原因信用意识差等导致的拖延还款或赖账不还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中存在的个人信用风险主要有:第一,借款人收入证明水分较大.第二,由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沟通力度不强,借款人的收入证明一式多份,在不同的银行贷款,多处购房.第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属于中长期信贷,还款期限较长,可因为多种因素原因造成个人支付能力下降,从而造成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第四,目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实行浮动利率制度,借款者承担了大部分的利率风险,在利率上升期间可能出现违约现象.2。 管理风险:银行房贷工作是通过 内部分工协作进行运作和管理的 ,任何一个环节管理疏漏都存在着危险。而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交易频繁,周期长 ,这些条件为后期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也造成贷后管理上的风险。如:信贷人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