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老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九龙中心校 陶祝领 老师职业道德失范一般是指老师职业法律规范范畴内的“非正常行为”,是老师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的行为。也有人认为老师职业道德失范是老师的职业伦理和道德偏离了学生学习榜样和模范的标准 .师德是老师人格的直接体现,是老师素养的灵魂,老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的嬗变,老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部分老师身上出现了为师不廉、厌岗怠业、非人道对待学生等形形色色的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师德失范不仅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和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在师德滑坡已成为不争事实的新形势下,客观冷静地分析老师职业道德失范形成的原因,对于改进和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老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老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包括社会变革、老师教育、学校管理等多种因素。一、社会变革中的观念冲撞以及行业竞争加剧是导致老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社会根源老师职业道德失范是一种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但是,作为社会子系统领域内的失范行为,老师职业道德失范成因又有其独特之处.1.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学家普遍认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体制混变”和“观念混变”阶段,而这种“体制混变”和“观念混变”是社会失范行为的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以权谋私,经济领域中的见利忘义,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利用,种种不良社会现象对老师职业道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不道德的人产生于不道德的社会”,老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他们在不断滑坡的社会道德状况的裹挟之下,也会随波逐流,不断放弃自己的道德坚守。2.老师行业竞争增大。为了优化老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我国实施了老师资格制度和老师职务聘任制,并根据入学人口变动情况不断调整学校布局和师生比例,这些举措加剧了老师面临的竞争压力。竞争机制的引入增加了老师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而过重的压力使许多老师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极大的影响老师的工作热情和效果,许多老师在工作中表现出缺少耐心、易激怒、对工作没有信心、成就感低等心理和行为问题。二、老师教育的缺失是导致老师职业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1.老师教育基础差,继续教育不能满足需要。老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