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处理与分管领导关系 应当把握好这四点比较而言,中层干部与分管领导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特别性和微妙性。尽管领导班子所有成员都是中层干部的领导,但在实际工作中,中层干部与分管领导的关系更直接、更重要,工作、心理、感情互动更多更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层干部只是在接受分管领导的领导。但是,中层干部还要面对正职和其他副职领导,处理与分管领导的关系时还要受其他各种领导关系的制约。这决定了中层干部要处理好与分管领导的关系影响因素很多,难度很大,分寸感很强。以下建议可作参考.一、工作上“跟"得紧一些,让分管领导感到得力根据现在的用人方式.中层干部与分管领导之间是事先给定的关系,而不是相互选择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的工作关系.这种工作关系基础容易造成一种很尴尬的状况,即分管领导不一定是中层干部期待的领导,中层干部不一定是分管领导中意的下级。但一旦形成分管与被分管的直接工作关系,二者就成了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责任共同体,就必须在共同的工作职责下积极自觉地抑制和抛弃角色期待上的差距,加强心理和工作方式的调适,以求相互接受和适应,同心协力,卓有成效地完成组织确定的工作目标。中层干部作为下级,从职责和职级的角度考虑,在这种相互关系的适应和磨合过程中,应该更加体现出主动性和自觉性,明确相互关系中从属的主调增强配合意识。可是,不少中层干部往往以对待分管领导的主观态度来对待分管领导安排的工作,导致对分管领导的工作意图领悟不深、工作方略配合不到位、工作目标执行不力、工作风格适应不够.具体表现有三:一是不及。在素养能力上不注意自我提升,工作节奏上不注意自我提速,令分管领导有恨铁不成钢之感.二是不契。思考方式和为人处世方式相悖,不是主动调适,而是我行我素,令分管领导无奈。三是不服。对分管领导的方方面面或主要方面不认同,工作上或抵制,或敷衍拖延,或撒手不管,令分管领导生怨。出现这些状况,原因并非全在中层干部,但中层干部职责定位不准、工作态度不积极是重要因素.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分管领导往往不得不靠前指挥,越俎代庖,削弱甚至取代中层干部的职权,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建议撤换中层干部。无论是何种情况,都会破坏正常的职责体系和运转秩序,影响工作成效,尤其是不利于中层干部作用的发挥和个人的成长进步。中层干部与分管领导既是职责共同体,又是政绩共同体。分管领导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彰显了分管领导领导有方,也显示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