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与思考丁大超《国务院关于大力进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育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为此,各中等职业学校紧跟职教形势进展变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和校企合作等模式的实验和实践,本文拟从我校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活动和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作一些思考.一、积极实践工学结合培育模式我校从 06 年 9 月开始实行“三一”分段制,即一年基础、一年专业、一年实习。从 07 年开始,旅游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后,第三学期到企业实习,第四学期回校上课,最后一学年到企业实习,实行学分制试点。从 08 年起旅游、电子等专业招收免费生,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从 2024 年开始学生在第二学年轮流进入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岗位锻炼,学校派专职指导老师和生活指导老师到学生工作岗位协同企业共同管理学生的学习、实习和生活。我们的主要体会是:(一)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解决学校实训设备不足矛盾温家宝总理在 2024 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养劳动者”。为此,加大学生的实际训练,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技能人才培育目标的要求.一是中职教育先天性不足,实训工位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二是实训基地对经费投入的需求较大,学校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三是学校的“双师型”老师特别是实习指导老师严重缺乏,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实训教学任务。而通过工学交替,把学生送到企业岗位上进行实习锻炼,利用企业设备开展实训,解决了学校的困难,降低了办学成本;同时,在企业岗位上实习,提高了技能人才培育的适用性和岗位适应性,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态度的养成;企业也获得了充足的岗位生产员工;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践,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了学业上的经济负担,解决了一部分经济困难。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学校、企业、学生、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共赢的一种办学模式。(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解决了校舍、生活设施和师资不足的矛盾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是耗资比较大的一种教育,由于资金原因,大多数学校都是校舍、生活设施不足,专业课师资匮乏.近几年来,国家大力进展职业教育,虽然投入了大批经费,但连续两年扩招 100 万,中职学校的各种设施仍然是满足不了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