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29 分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均衡价格一、需求:购买欲望、支付能力 供给:同意、可能二、影响需求因素:消费者的偏好、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预期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三、影响供给的因素:生产成本、生产技术、产品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预期四、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 (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变动: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点动 供给变动: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曲线的位移五、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 最高限价——保护买方利益—市场短缺、黑市高价、生产者变相涨价、 配给制 保护价格——保护卖方利益-市场过剩、黑市低价、生产者变相降价、 收购和储备 系统六: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点弹性适用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性适用变动较大的场合。点弹性:分母是原需求量和原价格 弧弹性:分母是平均需求量和平均价格 影响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 Ed>1 高弹性、Ed〈1 低弹性、Ed=1 单一弹性 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0 替代品;<0 互补品;=0 无关商品 需求收入弹性:〉1 高档品;〈1 必需品;<0 低档品 供给价格弹性:时间(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替代品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一、经济人假设: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效用可加减——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论-—偏好次序效用不可加减—-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二、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偏好于多而不是少三、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征:越远偏好程度越高、不能相交、凸向原点,斜率为负 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 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四、预算约束线:预算线的斜率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五、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偏好不变;收入不变;价格不变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六、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低收入同方向第三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组织形式及企业形成理论 组织形式:个人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