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节在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的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介绍过一部分内容. 学习要求: 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和形态 2、掌握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1、含义: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是按一国常住单位界定。 常住单位一般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从事经济活动在一年以上的单位,包括我国经济领土上的所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居民户,不包括我国在境外投资的单位。 2、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例题 1:课后题第 1 题】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 )总和. A 增加值 B 价值 C 中间投入 D 实物量 【例题 2:课后题第 13 题】国内生产总值的表现形态有( )。 A 实物形态 B 价值形态 C 收入形态 D 产品形态 E 货币形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一)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以生产法为主.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①总产出:是各单位生产的产品总量的价值。 ②中间投入:是各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它的计算范围与总产出相对应,即任何生产活动成果只要计入总产出,就要相应计算它的中间投入,它是一次性的使用和消耗,不含固定资产折旧。 ③增加值: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余额,是在生产过程中追加的价值,又叫做“附加值”。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例题 3:课后题的 3 题】增加值是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余额,是在生产过程中追加的价值,又叫做( ). A 附加值 B 中间投入 C 经济效益 D 营业盈余(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制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酬劳+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1、劳动者酬劳: 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酬劳. 注: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都列入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