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序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1、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⑴ 主轴线的测设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定出主轴线位置并进行校正,并在每条主轴线上埋设标桩,对于主要轴线,控制桩应按永久性固定桩埋设并实行有效保护技术措施,轴线桩定出来以后,应作闭合检查,并提交业主、监理审查。垫层打好后,用经纬仪把轴线准确投测到基底上去,保证投测误差在±5mm 以内,再用钢尺分出基础边线,并用墨线弹出,用红油漆标出轴线位置。工程施工到±0。00m 以上时,应把主轴线投到墙柱上用墨线和红三角标志出来以便使用。在进行各层结构施工时,先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二层结构板面上,作为以上各层的控制依据。然后使用前述方法控制好各层的平面轴线,控制好竖向标高和垂直度,并作标志保护好。作闭合检查确保准确无误。主体结构每完成一层都应把主轴线测设在柱墙上,用墨线弹出和用红三角标志出来,以便常常检查闭合。⑵ 水准测量现场水准点应布设成闭合环线,测量精度采纳Ⅱ级水准测量.水准点应埋设于通视良好、稳固、不被破坏、便于使用的地方.坑底标高用水平仪引测到坑底控制桩上作为坑底的整体控制。但坑底控制桩容易受到破坏,必须常常检查、核对.基础可用水准仪直接施测.当主体施工到标准层后,应把标高引测到主体的墙柱上,并作标志.标准层以上的标高则采纳钢尺沿外墙、柱边向上引测到施工层,然后架设水准仪,校核由下层楼面传来的各水准点(标高),抄平施工层标高,将标高控制在±3mm 以内。⑶ 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的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 3 个,以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 100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应设在不受振动、无积水、无松软土、通视良好、不会受到破坏的安全地点。建筑物周围每隔 20~30m 设一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变形缝两边均应设置观测点。具体设置位置应与设计方、业主和监理洽商确定。⑷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方法用钢凿在柱子±0.00 标高上 10~15cm 处凿洞(或施工时预留孔洞),将直径≥20mm 以上的钢筋制成弯钩形,平向插入洞内,再以 1:2 水泥砂浆填实。观测点埋设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⑸ 沉降观测时间要求主体施工时,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施工中,较大荷载增加前后,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和暴雨后,应增加观测次数。交工验收后,向业主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