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工作思路及工作举措在新的形势下,乡镇卫生工作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使卫生院走出困境,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我从事 20 余年的卫生工作经验和以往 5 年院长一职的工作阅历,且针对我院实际,谈几点举措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一、当前我院医疗卫生现状到目前,我镇已建立起相对健全的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镇共有中心卫生院 1 家,乡村卫生所 12 家,从事卫生工作 36 人.而全镇总人口 13000 人,千人口医生数仅占 2。76 人,开放床位 12 张,千人口 0。92 张.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我院除仅能提供基本门诊医疗服务外,总体医疗服务能力低下,卫生院生存仍然困难。2024 年全院业务总收入 43。2 万元。其中医疗收入 12。2 万元,占 28.9%;药品收入 30。9 万元,占 71。1%;按年度决算报表反映,总支出 104万元。通过 8 万元药品结余弥补后,全年尚亏损额 12 万元。二、造成卫生院生存困难的主要因素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以药补医现象依旧突出.乡镇卫生院承担着公共卫生职能,卫生投入政策不足,硬件设施落后,医疗条件较差,影响了正常防治任务的完成。布局不够合理,规模“小、差”问题突出.卫生院、村卫生所均存在规模小、功能弱、布局不够合理以及人员素养低的现象,从“小”字方面看,卫生院虽初具规模,但相对较小,大多数患者到卫生院只是看看门诊而已;从“差”字方面看,房屋、设备、人员、技术,缺少医疗服务能力,尤其是我镇一些边远村屯,如卫疆、新平等村屯出现了只有老少居住的“空壳”现状,百姓缺医少药,迫使患者多半流失异乡他院,从而导致收入减少.乡镇卫生院体制不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运行中存在“以药补医”的现象,药品收入在全部业务收入中占有绝对比重,占71。7%,在现行管理体制条件下,仍靠销售药品来维持医院现状;二是观念滞后,管理落后,人浮于事.卫生院内部从上到下缺乏制度性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领导层缺少创新意识,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机制不活;一般职工安于现状,坐等病人上门服务,仍然固守“大锅饭、铁饭碗”思想,不愿改革,害怕竞争,坐以待毙。卫技队伍严重不适应新时期要求.总的表现在:人员素养偏低,结构不尽合理,在全院 20 名职工中,有 65%的医务人员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 5 人,占 25%;高级职称仅有 2 人占 10%。学历低,技术水平不够高,这种状况,不仅直接影响乡镇卫生院的健康进展,更进一步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