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企业融资风险度量1.讨论背景21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逐渐深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渠道扁平化同时也加剧了供应链金融需求,国内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结合衍生出新模式.传统模式下,多层次的贸易层级在产业链中承担了“垫资”任务,互联网导致产业扁平化、减少贸易层级的同时,也加剧了供应链金融的需求。阿里巴巴、京东等比较成熟的电商,均针对其供应商及入驻商家以及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提供低成本、无担保抵押的融资解决方案。国外供应链金融模式比较成熟,主要有核心企业主导、银行主导和物流商主导三种模式.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在工业时代赶上了互联网,互联网跟供应链金融的融合产生了与国外不同的新模式,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结合,四流整合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信息更透明.产业互联网平台成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企业",面对的是整个行业而非单个核心企业,行业存量市场空间给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了更为巨大的成长空间. 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目前已经超过 10 万亿,估计到 2024 年可达近 20 万亿,存量市场空间够大。供应链金融有效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银行对整个供应链体系的风险掌控更强,改善银行服务质量,增加创收点。供应链金融将对单个中小企业的风险信用评估转移到对信用资质高的核心企业上,能够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也给物流等产业带来新的赢利点,整个产业链条经济效益明显.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是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集成概念,因而兼有二者各自的一般性质,那么供应链金融就是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猎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就包括有虚拟性、便利性、创新性,以及供应链金融的严格风险管理、流程控制、成本控制等。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特征是将其与其他金融模式(包括与其上位概念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一般性)区别开来的特别性质。维护所在互联网供应链的生存,提高互联网供应链资金运作的效力,降低互联网供应链整体的管理成本,已经成为现今众多企业积极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互联网金融尚属于新兴的金融形式,其实践毋庸置疑地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因此对于其讨论亦只能实行从现象到理论的归纳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位概念,其形成源于当前经济背景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电商的逐利行为;根据实践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