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营工业企业融资情况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了解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县政协于xx年4月份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邀请县直部分单位共同参与,对全县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察看、座谈研讨、征求意见,并于28日下午邀请政府主管领导、部分县直部门领导和民营企业主参加,召开了专题研讨会。5月5日至6日,调研组又赴xx省xx县、xx县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总量快速扩张。xx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1亿元,同比增长11.5%,占GDP的比重为62.3%。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中比重最高、活力最强、贡献最大的经济增长群体。(二)规模持续扩大。截至xx年底,全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2989个,“四上”民营企业达229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96%以上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个体经营户(流动摊贩、个体运输户等)3.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300余户。(三)社会贡献不断增大。截止去年底,全县民营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12.9万人,安置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社会剩余劳动力3万多人。民营企业的税收已成为全县的税源主体。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近2亿元。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但有效地集中了社会闲散资金,增加了全县的经济总量,而且成为吸纳和安置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四)产业集聚水平提高。我县民营企业已经从过去单一的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金密集型,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较快发展,目前我县工业已初步形成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木材加工四大主导产业,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五)民营经济发展平台不断拓宽。近年来,我县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成为拉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开发区扩区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准,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泗海工业园被列为全省5家合作共建特色园区之一,泗县当涂现代产业园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发展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各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也初见规模。xx年,全年引进项目120个,实际到位资金205亿元,利用外资5296万美元,基本上都是民营经济主体投资。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我县自身发展的变化来看,进步来自于民营经济。但是,从与xx、xx等先进县区发展的比较来看,差距也在民营经济:一是实力不强,规模较小。泗县民营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目前只有24家,销售额超亿元的商贸企业只有2家,附加值高企业很少,绝大多数企业特色不突出,竞争能力和扩张实力明显不足。二是管理粗放,竞争力差。管理方式保守落后始终是阻碍全县民营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目前,多数企业在扶持创业、促进创新、培育名牌、培养人才、扩大整体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企业产品水平、设备水平及人员素质等都相对落后,难以对抗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企业还是家族式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距甚远。各企业间只存在竞争,不存在合作,没有形成共同发展、共闯市场、共享资源的观念,形不成群体集团优势。个别企业不能完全做到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劳资两利。三是瓶颈制约,发展缓慢。民营经济受生产成本上升、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影响,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可预期的问题增多。民营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个别执法、职能部门仍存在着“三乱”现象,不利于民营经济的长远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思想观念仍然滞后。我县民营经济尽管有了长足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受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影响,在思想和认识上仍存有不少偏见,导致了对民营经济的融资服务、市场进入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与外来客商相比,有些地方难以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和待遇。从民营企业本身来看,多数存在“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干大事业、闯大市场、和敢为人先的气魄,也缺乏企业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二是发展环境不优。有些单位主动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少,以检查代管理、以罚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