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政务一、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目前有很多种说法.例如: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政府信息化管理等。真正的电子政务绝不是简单的“政府上网工程",更不是为数不多的网页型网站系统。严格地说,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法律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就是要将这四大职能电子化、网络化,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 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福利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等等数十个系统.第二,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 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 第三,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因此,电子政府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 粗略地讲,电子政务在我国的进展大致经历了 4 个阶段。 (1)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们进行的是以办公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政府信息化.(2)以 1993 年 12 月国务院成立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为标志,我国开始了新的一轮推动政府信息化的浪潮,主要是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来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展,这些信息系统主要以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为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1999年 9 月,原国家经贸委和中国电信等单位联合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利用互联网来推动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这个名词就是那时候开始使用的。(4)200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