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当家实践报告今年我当家实践报告《今日我当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新闻调查】《北京青年报》公众调查组曾在北京八大区搞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是包括市属县的年龄在 6 岁至14 岁的学生及其家长。调查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989 份。 结果之一: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不干家务或很少干家务。在调查所列 5 项劳动种类中,只有%的孩子常常购物;%的孩子常常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8%的孩子常常洗碗、洗菜等;%的孩子常常洗衣服;%的孩子常常做饭.从上述数据来看,比例都是相当低的。另外,有%的孩子明确表示从没做过或很少做饭;%的孩子表示从没洗过或很少洗衣服;%的孩子表示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洗碗、洗菜等简单家务劳动;%的孩子从没买过或很少买东西;31%的孩子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结果之二:独生子女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太少.0分钟的占%;1—10 分钟的占%;11-20 分钟的占%;21—30分钟的占%;31—60 分钟的占%;1 小时以上的只有%。我国青少年平均每天劳动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孩子。 现在的独生子女处在大人的包围之下,依赖性强、任性,很少懂得体谅父母。而现在父母又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劳动能力的培育。在家里很少让孩子干家务活,劳动能力较差。缺少劳动体验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父母们生活的艰辛.由此本人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意在培育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参加家务劳动自己也有份,应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长的指导下理财、买菜、做简单的饭菜、刷碗、扫地、收拾屋子等。孩子在参加中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家长当家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体谅家长。 1.培育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一定提炼。 2。培育学生的自理能力,培育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做明明白白的消费者. 3。学会分工协作,培育小组合作精神和分析沟通问题的能力。 1.学会做家务,学会安排家庭一天生活开支。 2。了解一些生活中的环保小常识,并学会一些简单易行的处理家中废弃物的方法。 1。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劳动,逐步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感。 2.体会父母每天为生活操劳的辛苦,更加热爱体谅自己的父母,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此次活动主要采纳探究、讨论、体验等方式进行,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两周左右(按兴趣自由组合,5-8 人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