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中国之治的新境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2019年11月25日目01020304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全面领会重要意义坚定制度自信掌握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录05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第一章CHAPTER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基本情况会议主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参会人员:出席人员: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列席人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基本情况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就《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主要议程: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决定》的主要内容全会《决定》总论(第1部分)分论(第2-14部分)第15部分和结束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成就、显著优势,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安排了13个部分,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并作出工作部署。就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提出要求。CHAPTER1第二章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CHAPTER1重大意义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时就提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四大提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CHAPTER1重大意义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CHAPTER1重大意义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CHAPTER1重大意义第二,这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CHAPTER1重大意义第三,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CHAPTER2第三章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CHAPTER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13方面显著优势——1.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2.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3.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