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1.地区性分布:① 国内:北方更多见,秦岭地区、太行山以南河南【林州】、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区最高② 国外:中亚一带、法国、非洲、中南美洲③ 民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土库曼族、伊朗波斯人较高2.男性多于女性:1.3-3:13.中老年易患:40 岁以上多见,50 岁后来高发,60-64 发病率最高病因:1.环境原因:重度烟(烈)酒、亚硝胺、真菌为重要原因(1)物理原因:粗糙/过硬食物、过烫食物、进食过快(2)化学原因:①化学物质/化学品:亚硝胺、咀嚼槟榔或烟丝或吃胡椒、腐蚀性食管灼伤狭窄【导致弥漫性上皮增生,为癌前病变】 ② 具有 NO3-/NO2-/亚硝胺旳食物:熏腊食物、酒类等③ 营养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果、VAB2C【危险原因】Mo、B、Zn、Mg、Fe【也许】(3)生物原因:① 真菌:镰刀菌、白地霉菌、黄曲霉/黑曲霉。也许与 HPV 感染有关② 慢性炎症: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炎症-溃疡-弥漫性上皮增生】2.遗传原因:① 有家族汇集性,也许跟染色体畸变有关②Rb、p53 等抑癌基因失活;H-ras、c-myc、hsl-1 等癌基因激活病理:初期① 管壁僵硬、蠕动可中断、钡剂滞留② 小龛影、小充缺、边缘毛刺状③黏膜增粗、紊乱、迂曲、中断晚期髓质型缩窄型蕈伞型溃疡型发生率50-60%5-10%15-20%10%大体病理管壁增厚,癌瘤上下端呈坡状,侵及管壁全层、全周切面灰白实体肿块环形生长,明显环形狭窄,累及全周,预后差卵圆形扁平肿块,向腔内呈蘑菇样隆起表面溃疡向外生长,引起深陷而边缘清晰旳溃疡组织病理我国鳞癌为主(80-90%)欧美腺癌为主(>50%)食管钡餐管腔明显狭窄、不规则充缺黏膜破坏、粗乱近端食管扩张管腔明显狭窄偏心性大充缺龛影其他征象尚有蠕动消失、软组织影等阻塞症状阻塞重,内镜常不能通过阻塞重、早一定程度阻塞阻塞轻、晚扩散转移直接壁内扩散为主,黏膜下层→上下端及全层→邻近器官淋巴重要途径:黏膜下层【转移率 18-33%】,外膜后来【78-89%】① 颈段、胸上段:颈 LN、上纵隔 LN 为主② 胸中段:颈、上中下纵隔、上腹 LN 平均③ 胸下段、腹段:下纵隔、上腹 LN 为主④ 锁骨上 LN、腹主 A 旁 LN 为远处转移(M1)血道肝、肺、骨、肾、肾上腺、脑,较晚出现早中晚分期:分期病变长度病变范围转移初期0不定黏膜层内无I<3cm黏膜下层内中期II3-5cm部分肌层III>5cm肌层全层或侵犯外膜局部 LN 转移晚期IV明显外侵远处 LN 转移或器官转移临床体现:1.初期: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