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企业法律制度(十一)第十一单元 企业清算【考点 2】清算程序(P190)2.债权申报和登记债权人应当自接到告知书之日起 30 日内,未接到告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 45 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1)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2)清算组未按照规定履行告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债权人可规定清算组组员对因此导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3)企业清算时,债权人对清算组核定的债权有异议的,可以规定清算组重新核定。清算组不予重新核定,或者债权人对重新核定的债权仍有异议,债权人以“企业”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祈求确认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4)债权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申报债权,在企业清算程序终止前补充申报的,清算组应予登记。债权人补充申报的债权,可以在企业尚未分派财产中依法清偿。企业尚未分派财产不能全额清偿,债权人主张股东以其在剩余财产分派中已经获得的财产予以清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债权人因重大过错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债权的除外。【解释】企业清算程序终止,是指清算汇报经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完毕。3.企业财产局限性清偿债务的(1)自行清算企业自行清算的,清算组在清理企业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企业财产局限性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布破产。(2)指定清算人民法院指定的清算组在清理企业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时,发现企业财产局限性清偿债务的,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制作有关债务清偿方案。债务清偿方案经全体债权人确认且不损害其他利害关系人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依清算组的申请裁定予以承认。清算组根据该清偿方案清偿债务后,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裁定终止清算程序。债权人对债务清偿方案不予确认或者人民法院不予承认的,清算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布破产。【解释 1】企业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均应作为清算财产。【解释 2】企业财产局限性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可祈求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企业设置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4.清算方案确实认(1)企业自行清算的,清算方案应当报股东(大)会决策确认;人民法院组织清算的,清算方案应当报人民法院确认。(2)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清算组不得执行。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给企业或者债权人导致损失,企业、股东或者债权人可规定清算组组员承担赔偿责任。5.公告企业终止(1)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