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早在十九大之前,为贯彻落实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张琦关于生活垃圾分类调研的指示精神,海口市教科文卫工委牵头组织了由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工委委员组成的市人大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霞的带领下,于2017年3-4月对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四个区政府的汇报,深入市直单位和四个区开展调研,实地查看了垃圾转运站、垃圾分类小屋、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以及社区、居民垃圾投入点等场所,并于2017年5月分两批次专程前往杭州、深圳和台湾进行学习考察,此后结合十九大有关精神,不断修正调研成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口市生活垃圾量也相应迅速增长,2016年全市生活垃圾量约94.5万吨,原生生活垃圾日均产生量超过2500吨,生活垃圾治理压力日渐凸显,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愈加紧迫。近年来,海口市加大投入,逐步对不同类别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完善,增强垃圾收运和分类处理能力。2016年起,海口市京环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在琼山区建设39座智慧垃圾分类屋,目前已竣工30座,8座正式投入使用。为解决生活垃圾产量快速增长的问题,2011年5月海口市在颜春岭(位于澄迈老城)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处理垃圾能力1200吨/日;2016年3月,设计处理垃圾能力1200吨/日的焚烧厂二期扩建项目投产,生活垃圾处理垃圾能力达到2400吨/日,海口市生活垃圾实现全量焚烧,填埋场作为填埋焚烧炉渣、飞灰和应急保障使用。2016年10月,海口首家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完成建设,采用厌氧消化工艺,设计处理规模为200吨/日,目前试运营正常。至此,海口市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初见雏形。在管理制度方面,海口市政府于1996年9月18日发布《海口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提出鼓励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并一直沿用至今。该办法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应实行分类袋装收集,运输密闭化,并积极实行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搞好综合利用。2014年,海口市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编印了《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增强广大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认识。为了提高全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意识,还制定出台了《垃圾分类评价标准及奖励细则》,对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2016年1月,为促进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合理利用,海口开始施行《海口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规定餐厨废弃物实行统一收运、集中处理的特许经营管理,对于违反《海口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的行为予以处罚。2017年3月,海口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作为全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示范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有望2018年在全市得到全覆盖。同年,海口市一举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两块金字招牌。2018年1月2日,住建部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海口被列为重点先行实施城市之一,是我省唯一入选的城市。对照杭州、深圳等垃圾分类先进城市和台湾地区,海口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多方参与不足,主体责任不清。从根本上来讲,垃圾分类属于典型的公共管理问题,是一项综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建设美丽生态海口文|海口市人大常委会生活垃圾分类专题调研组———关于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和管理制度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问题51HAINANTODAY|2018年第2期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等共同发力,缺一不可。垃圾分类又涵盖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大环节,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形成高效顺畅的系统。分类投放是产生垃圾的居民或单位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均是政府责任。从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历程来看,基本是环卫部门唱独角戏,尚未建立社会、政府、市场分头推进、合力共治模式。二是地方法规可操作性低。《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城市生...